kaiyun8体育官网登陆入口(中国)VIP官方认证 - 百度百科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01MB1915106P/2022-00391
[ 发文字号 ] 万州卫〔2021〕48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卫生健康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4-14
[ 发布日期 ] 2021-04-14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2021-04-14 来源:万州区卫生健康委
语音播报


            

 万州卫〔202148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1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江南新区社事局,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卫生健康单位,各中心卫生院、镇乡(民族乡)卫生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峡医药高专各附属医院,各部门办医院,各社会办医院:

根据区委五届八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对照《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结合全区实际,拟定了《2021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此件公开发布)                      2021414





2021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全区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使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紧扣全市和区级发展战略,深化健康中国万州行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发展中提升服务、在发展中保障民生,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1.强化重点人群和场所管理。坚持“人”“物”同防、闭环严防、关口细防、横向联防、社会谨防,严把境外输入、区外输入、货物输入关口。完善多点触发实时监测预警机制,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筛查和核酸检测频次,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调整排查范围,严格实施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来万返万人员健康管控,落实隔离点、-kaiyun8体育官网登陆入口、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监所等重点场所精准防控措施,严防发生聚集疫情。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对重点场所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强化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检测消毒,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扩散渠道。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紧盯“谁摸排、谁检测、谁流调、在哪儿隔离、在哪儿诊治”五件事,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牵头科室: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2.强化卫生专业应急能力。开展相关防控知识培训、应急演练,强化卫生专业应急能力。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四早”措施,加强发热门诊筛查和预检分诊,推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规范化发热门诊全覆盖。强化医务人员配备,严格落实人员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出入管控等措施,严防院内感染。加强能力建设,持续做好感染性疾病救治相关培训,落实对口支援机制,完善救治工作预案。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切实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要求,做好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准备。按照国家、全市疫苗免费接种部署,有序推进疫苗接种,落实以院包点,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和分析,确保接种安全。(牵头科室: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3.强化疫情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精准快速处置。按照国家《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指南》和市级各类处置导则,及时规范处置各类突发疫情,做到“早、快、准、实”,即“早”报告,按照规定时间及时报告;“快”反应,组建快反小组,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快速开展流调、管控、隔离、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准”管控,将风险区域和管控区域划定到最小单元,不搞“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实”措施,细化工作方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牵头科室: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快速反应组;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4.强化疫情防控社会防线。持续强化舆论引导,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防线。持续做好健康科普宣传和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的防疫氛围,及时向入境人员告知防疫政策措施,提升个人防护意识。持续推进《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宣传,倡导群众树立公共卫生安全观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牵头科室:宣传舆情组;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二、推进实施健康中国万州行动

5.深入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15项专项行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牵头科室:规财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6.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深入贯彻《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大力倡导无烟生活,力争全区无烟党政机关覆盖率达60%(牵头科室:红会秘书科;配合科室:党办、疾控科、基层科

7.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深化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培育发展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保险、康复保健等服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因地制宜推进“三减三健”行动,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持续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牵头科室:疾控科)

8.推动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实施“三品”行动,培育健康食品品牌,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点人群营养改善。(牵头科室:疾控科)

三、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9.加强疾控能力建设。启动区疾控中心创建三级甲等疾控中心工作,打造区域性疾控中心;完善11个乡镇卫生院发热及肠道诊室建设;加快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感染疾病科建设;完善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增加信息报告渠道,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优化“哨点”医院布控。健全疾控管理机制,全力推动医防融合,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围绕“防、治、管”三个环节,落实“三位一体”协作机制,推动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加快疾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牵头科室:疾控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10.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完成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陆水空立体医学救援体系,推进卫生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深化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培训,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水平。推进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强化部门联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和多部门参与。(牵头科室:疾控科;配合科室:规财科、基层科)

11.强化重点疾病防治。推进传染病防控,有效控制和消除地方病、疟疾、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做好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做好迎接国家慢病示范区复评审工作。推进慢病综合防控,加强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综合防控,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行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监测。规范疫苗接种行为,完善疫苗追溯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5个百分点。(牵头科室:疾控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12.推进职业病防治。持续开展重点行业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牵头科室:法监科;配合科室:党办、规财科、爱卫办

13.加强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对困难群众及时精准开展医疗救助。完善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和4类主要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化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全面托管龙驹镇中心卫生院模式。(牵头科室:基层科;配合科室:规财科、医政医管科)

14.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精品家庭医生团队建设。优化调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发展。(牵头科室:基层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四、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三通建设”,加大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疗集团和5个医共体“三通”改革力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基本建立“两员一机构两联盟”(向医共体牵头医院派驻公共卫生专员和联络员,明确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工作机构,组建区县域妇幼健康和中医药服务联盟)医防融合新体系、“两部一馆一专区”(设置妇幼健康部、全科医学部和中医馆、专科服务区)服务新模式。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全覆盖,提升医院管理效能;稳步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备案管理试点。统筹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市、区两级财政补助资金,两个“资金池”资金、对口支援及扶贫资金,分类分批、突出重点、集中扶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持续推进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责任科室:基层科、人事科、规财科、信统科、医政医管科、中医科、疾控科、妇幼科)

16.推动疾控体系改革。优化区疾控中心职能设置,积极探索科研创新和规范的社会化服务机制。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合理确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薪酬水平,逐步参照同级公立医疗机构超额绩效平均水平核定超额绩效。完善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增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立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互相制约机制。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区疾控中心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牵头科室:疾控科;配合科室:人事科、规财科、医政医管科、中医科、妇幼科、基层科)

17.合理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试点在医院落地,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效率。(牵头科室:规财科;配合科室:医政医管科)

18.推动药学服务改革。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械交易采购机制,落实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进院使用,促进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做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完善短缺药品储备机制。加强临床药师师资培养,持续开展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配合科室:规财科、科教科)

五、全面建设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19.强化规划引领。重点围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内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好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优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医疗服务协调发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一区两群”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建立万达开、万开云卫生健康协作机制,落实一批公共卫生应急联动合作事项。(牵头科室:规财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20.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推进9个重点项目建设,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区第六人民医院等4个项目完工,三峡医学中心、区疾控中心、区上海医院、重庆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中医院等4个项目开工,重庆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人民医院项目推进前期准备工作。着力推进“美丽医院”建设。(牵头科室:规财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21.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打好“三峡医疗牌”,推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江南分院更名为重庆三峡妇女儿童医院。推进重庆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优化资源布局,重庆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中医院加挂万州区中医院牌子。推进5家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运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支持社会办医。(牵头科室:医政医管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22.完善基层卫生资源配置。争创甲级乡镇卫生院2家,甲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推动社区医院和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实施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提升改造。(牵头科室:基层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六、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23.坚持中西医并重。全面贯彻《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市中医药大会精神,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重庆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启动市级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建设精品中医馆1个;推进2个市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全区名中医评选工作。推进40个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预防方案。(牵头科室:中医科;配合科室:委机关相关科室

七、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24.保障婴幼儿健康。抓实国家生育政策,加强人口监测与预警分析;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体系,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家托儿所,完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备案2家,规范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牵头科室:家发科,配合科室:妇幼科)

25.守护妇幼健康。加强妇幼体系建设,实施妇幼保健服务保障工程和妇幼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加强科学育儿指导,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畅通筛查双向转诊通道;推进妇女“两癌”检查。(牵头科室:妇幼科;配合科室:医政医管科

26.关爱老年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引导医养结合机构差异化发展,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牵头科室:老龄科;配合科室:医政医管科、中医科、基层科)

八、不断夯实事业发展支撑保障

27.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学科建设,争创市级重点专科2个,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市级科研项目2-5项。申请专利技术3-5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5项。(牵头科室:科教科;配合科室:医政医管科、中医科)

28.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采取外出招聘、公开招聘、校园招聘等多元化招聘方式,力争引进研究生学历及以上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100名,基层紧缺实用人才60名,校园带编招聘60名。打开乡镇卫生院人员入城通道,选聘11乡镇专技人员到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重点培养全科医生,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到3.8名。大力推行全日制医学类大专毕业生在村卫生室服务满2年,取得执业资格可定向择优考核进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夯基”工程。开展乡村医生全员轮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种子”培训计划,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牵头科室:人事科;配合科室:基层科、科教科)

29.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2021年作为信息化建设年实施“智慧医疗”一期工程,按照四级甲等标准建设万州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推动“健康万州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建设,为联防联控指挥部决策提供支撑。加强委机关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务督办系统、应急指挥电子通讯录系统。加快推动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成“智慧医院”,启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建设,完成网络安全三级等保2.0建设。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家庭医生与健康档案深度融合,定制手机APP程序,开展建档、随访、体检等服务。加快推进远程诊疗体系建设,推动远程医疗协作网实现乡镇全覆盖。牵头科室:信统科;配合科室:办公室、医政医管科、疾控科、基层科)

九、推进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发展

30.加快推进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建设。(牵头科室:规财科)

十、努力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

31.推行分类管理。一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手抓迁建,一手抓晋级创等;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大做强,与城市发展“双两百”格局相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规划,根据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业务开展情况及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等因素,将全区41个乡镇卫生院分类设置为综合型乡镇卫生院、医防型乡镇卫生院、公卫型乡镇卫生院。二是统筹考核,分类管理。单位分四类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类,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分三类,每年排名并实行末位动态调整;委管干部年度考核由委里统一组织实施。(牵头科室:规财科;责任科室:党办、人事科、医政医管科、中医科、基层科)

32.加强法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办理流程。提升“渝快办”效能,行政许可事项及依申请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80%以上、即办件率达40%以上、群众跑腿次数减少到0.3次以下。优化行政审批工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深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快形成“一文一号一码”管理方式。及时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政府信息公开等合法性审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落实政府部门守信践诺机制,承诺企业和群众的事项,必须说到做到、坚决兑现。(牵头科室:法监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33.加强综合监管。高质量通过规范化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市级验收;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等8 个重点领域的专项执法;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职业卫生及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牵头科室:法监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34.加强安全稳定。深刻吸取松藻煤矿、吊水洞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推进平安医院建设,配齐配全安保人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重要节点风险研判,落实“日周月”风险排查机制(工作人员每日监测、科室每周自查、分管领导每月带队检查),确保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持续安全稳定,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环境。(牵头科室:安信科;配合科室:委机关有关科室)

35.加强内部审计。开展卫生健康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结、决算评审。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工会经费、三公经费等内部审计检查工作。(牵头科室:内审科

十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6.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牵头科室:党办;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37.强化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完善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深化“双任双免”机制,实施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三级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全面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牵头科室:党办;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38.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建引领疫情防控经验成效;强化支部等级动态管理,建立党组织常态化考核、整顿和提升机制。突出示范引领,倡导“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打造一批基层党建亮点。(牵头科室:党办;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39.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各级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巩固巡察效果。以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推动“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综合效应。坚决惩治重点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医德医风等重点领域,紧盯财政支出、项目审批、并购重组等关键环节,削减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牵头科室:党办;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40.强化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把好正确政治方向,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先进表彰活动,扎实做好“好医生好护士”评选运用;落实行业舆情管控和社会宣传报道,突出新闻宣传、节日纪念日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按照“有主题、有特色、有影响”的要求,高质量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统活动,全景式展示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发展成效。(牵头科室:党办;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41.锤炼过硬工作作风。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扑下身子抓落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落地生根,把区委区政府要求落到实处。(牵头科室:办公室;配合科室:委机关各科室)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141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文件下载

    我要找政策
XML 地图